古代的名言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主要用来激励和告诉当事人某些道理,提醒人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某种精神品格。为了帮助大家积累更多名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的名言,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代的名言1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3、师者,人之模范。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言必信,行必果。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
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9、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10、三人行必有我师。
1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知识就是力量。
1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古代的名言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玩物丧志。(书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学无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有志者, ……此处隐藏7039个字……/p>
7. 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
8.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9.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0. 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11.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2. 君子忧道不忧贫。
13.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14.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15.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6. 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17.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18. 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
19.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0. 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21.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22.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23. 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
24. 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25. 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
26.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27. 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
28. 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29. 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30.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31. 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子路》
32.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3.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34.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35.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36.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37.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38. 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39.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40. 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41. 祸莫大于无信。
42. 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
43. 非直谅多闻之人,不能得直谅多闻之友。
44. 人背信则名不达。
45.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46.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47. 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
48.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49. 诚信三冬暖,失信三伏寒。
50. 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导人之理。
51.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52. 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53.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古代的名言131.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2.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7.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古代的名言14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序》)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缙)
4.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
5.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西游记》)
6.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
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国演义》)
8.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9.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水浒传》)
10.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11.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12.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3.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14.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15.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16.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1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8.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19.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20.酒香不怕巷子深。
21.死猪不怕开水烫。
22.磨刀不误砍柴工。
23.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24.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
古代的名言151、言必行,行必果——民谚
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合,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民谚
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民谚
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孔子
10、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童铨
1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1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3、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
14、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败——佚名
16、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17、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18、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19、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鲁僖公五年》
20、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