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学生借助观察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有关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各多少天,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闰年的方法。
2、能与生活联系起来,熟练地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二)能力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情感目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时间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培养学生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结合有关时间给学生以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其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记住各月的天数及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具准备:
年历卡及表格,课件
导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从一年级入学到现在,你们在这所学校上学大约多长时间了?那你们记得大约有多少个月吗?你们知道大约有多少天了吗?
2、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时间单位年、月、日。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努力来探究年、月、日的知识。
3、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教师板书相关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集中反馈解决问题
(一)总结年、月、日的有关结论
1、从20xx年到20xx年,在这近三年的小学生活中,我们每天、每月、每年都在快乐地成长,都在收获知识。让我们一起看看我们走过的那些快乐的日子。愿不愿意把这些快乐的日子数一数记录下来呢?请同学们拿出20xx—20xx年的年历卡,把这三年1—12月份的天数填在表中,并计算出你喜欢的一个年份的全年的天数。怎样做既节省时间又高效呢?谁有好主意?
2、两人合作,全班汇报填写情况。
3、仔细观察表一,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给同桌同学。
3、汇报发现,教师相机板书。介绍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4、这么多月份,很容易把天数记混,怎么记住每个月的天数,谁有什么好办法?全班交流。
5、练习:儿童节、国庆节所在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
(二)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1、计算20xx---20xx年三年的天数,发现天数不同的原因在2月份。查阅1997—20xx年2月份的天数填表二。仔细观察表二,从表中记录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
2、汇报。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20xx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出示资料,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解释与应用
1、判断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9xx年19xx年2400年1800年
2、思维训练
小明过了4个生日,他今年可能几岁?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点什么?
五、作业布置
解答我们在这所学校学习了多少个月,多少天的问题,并写在数学日记中,也可以写一写其他与数学有关的事情。
六、板书设计:年月日
大月(31天):1、3、5、7、8、10、12
小月(30天):4、6、9、11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七.附件如下:
表一:20xx年至20xx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表.
更多的收获。
表二:1997---20xx年2月份的天数记录表
识,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仔细观察表二,你一定可以有新的发现、收获新的知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下教学理念:
一、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观察比较
二、注重学生学习的实效性——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设计开放性的练习题
《年月日》教学教学反思
两次教学《年月日》,相同的教学内容,但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亦不相同。根据两次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教学中这些方面需要改进:
一、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及时调控课堂,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控课堂教学,严格把握好教学时间,在教学重点、难点处,要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在重点、难点处给予点拨、引导,但教师不能引导过多,适可而止。
二、重合作过程也要重合作后的结果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后,合作交流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予以点拨,交流后有所收获,注重交流后得到的结论。
三、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思考
在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时间思考,不能提出问题后就急于找同学回答,这时回答问题的同学都是反应较快的同学,要注重学生的不同差异,面向全体同学。
四、习题训练量不足
要想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要加强练习题的训练,设计不同梯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深化。
小学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借助已有经验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在师生互动中理解算理,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其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的魅力,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下面各题。
5×0.520×0.41.1×4
0.39×1001.8×10×10237÷100
[评析:口算练习应贯穿计算教学的始终,加强口算练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这里的基本练习,还为学生学习新知找出了理论依据和最近发展区。]
二、探究新知
1、引入。
……此处隐藏15596个字……学的突破口。3.学情分析的准确性。在每一课的备课时,都要考虑我们的教学对象,要考虑教学目标、学生年龄特征、班级特点等因素,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启发学生自己推导新结论、获取新知识等。
4.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教师应结合本地区、本校以及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5.问题设计的恰当性。如何提出问题,创造情境、激发疑问、引起动机,启发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施教方法制定的恰当性。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慎重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7.资源与教具准备的`充分性。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如对教材配套练习、教具的自主开发,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等。
除了做到以上要求以外还要制定的适切学习方法以及恰当地设计课堂练习等。
小学教学设计15一、训练目标
通过对体态语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训练重点
1.了解体态语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
2.练习在口语表达中辅以体态语。
三、训练方法
通过一些具体的材料加以训练。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训练步骤
(一)分析体态语
明确:体态语包含手势、眼神、其他面部器官动作及身体动作。
1.手势
手势在口语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
两人会面,一般先握手。握手有力,常常是热情、友好、高兴的表现;握手无力,常常是敷衍、冷漠、魄力不大的表现。
谈话时,双手背后,常表现出自信、思考或悠闲;手指有小动作,表现出不耐烦、不感兴趣或不以为然;用手指摸额头,表现困惑或害羞;两手指尖相合形似尖塔,表现出充满自信;两手指尖相合形似倒尖塔,表现出心情平静,愿意倾听意见,等等。手势,是人内心活动的外化,当然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我们的想法。
2.眼神
在体态语中,眼神是最重要的。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人之精神,归于二目”,眼睛能够传达出最细微的情绪波动。
一般说来,在谈话中,目光注视着对方的前额,是一种严肃办公事的态度;目光注意对方双眼与嘴部之间的三角区,是一种较亲切的交往的.态度;目光捉摸不定,或不敢正视对方,常常是胆怯、害羞,或内心有隐秘;目光移向别处,可能表现出厌恶或拒绝;注视时瞳仁放大,常常表现出爱和兴奋等。
3.其他面部器官
其他面部器官也对表达有辅助作用。眉毛上耸,常表现惊讶、欣喜或害怕;单眉上扬,表现询问、不解;嘴角上翘,常表现乐观、豁达,好交;嘴角向下,则常表现悲观、不满或固执;手摸鼻子,常表现不相信对方或自己尚有怀疑;手摸耳朵,则表现自我欣赏或想打断对方话题。
4.身体
人的身体动作也可以表现人的心态是充满信心,还是不安、恐惧;是专注倾听,还是兴趣不大,都能从人的动作中表现出来。
在口语交际中,非语言因素与语言因素总是相辅相成的。表达者的体态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表达的内容;我们自己的体态语,也可以帮助别人理解我们。—般说来,在登上讲台的一刹那,我们就力求体态风度能使全场听众肃然起敬或注意力集中;在开口表达以后,又力求让听者有安静和谐的气氛,最忌轻佻作态、哗众取宠。总之,体态语的运用,要出于自然,恰到好处。
(二)练习
1.规定练习(十分钟)
(1)指出下面三段文字中体态语的具体表现,并讨论它们的作用。
①在举世瞩目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一位县委书记正在全县干部会上做鼓动演说,演说是这样结束的:“广大的干部群众们,我们一定能截住肆虐的洪水……”只见他右臂向正上方高高举起,而后迅速有力地将五指分开的手掌猛地劈向前方。
作用是:
②影片《列宁在十月》的结尾:起义的工人、士兵攻占冬宫以后,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聚满起义的工人、士兵的大厅里,欢呼声山呼海啸一般,窗外炮声隆隆,列宁走到台前,大厅平静下来。“同志们!布尔什维克的同志们!”列宁把右手向前一挥,说:“今天,大家一直所说的那个工农革命,成功了!”影片定格在这历史的瞬间:列宁身体稍向前倾,两眼眺望前方,左手拇指插在胸前西服背心里,右臂有力地向前伸展,右掌心向下四指并拢果断地指向前方。
作用是:
③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上,老师让一个八岁的小学生上台领读汉语拼音。领读结束后,老师摸摸这个学生的头,对讲台下其他学生说:“你们看,他像不像个小老师?”学生们齐声答道:“像——”
作用是:
(2)一篇《人体语言在预审中的效应》的文章中说:“预审员在运有有声语言讯问被告人的同时,还伴有相应的手势、动作、眼神等无声语言,即人体语言,以期补充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强化讯问的震慑力。人体语言在讯问中是有积极效应的。”文章历数了多种体态语的具体效应,让我们也来参与、推断一下如何?
预审员的体态语
体态语类型
表达内容及效果
眼部语言
①关键时刻中止讯问,以直视的目光盯住对方。
②有意微翘下巴,眼光从鼻尖下劈式地俯视。
手部语言
①手掌刀状下劈
②握掌向下砸去
③握掌伸出食指作指点状
(3)选择下面体态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①某领导做下属的政治思想工作。
A.领导在平时办公的桌后端坐,让下属坐在桌前一张椅子上。
B.领导与下属同价值规律一张长沙发上,共用一只烟缸,不时交流目光,促膝而谈。
答:()
②某人想与同事达成一项协议。
A.两人正襟危坐,不露声色,认真严肃地谈。
B.两人并肩在林阴道上漫步,一方时而用手拂去对方身上的树叶或飞絮。
答:()
③某位同学正在劝说你和他一起去看球赛。
A.他和颜悦色,目光专注,言语恳切。
B.他着急地看着表,不时回过头去,看看班里还有谁。
答:()
④一个同学和你长谈到半夜,而你早想睡了。
A.你不时看表,一会儿给他倒杯水,一会儿去关窗户,用手掩着打哈欠。
B.你强打精神,表现谈兴正浓,眼大眼睛看着他。
答:()
2.自由练习
自己选择内容,五分钟时间准备,做一次简短的讲话,要求用上体态语,学生及教师共同给予评价。
六、课外练习
尝试在课余时间,在与同学或其他人的交往中,借助体态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将表达内容记录下来。
交往对象:
表达的意思:
运用的体态语:
文档为doc格式